【明德教育论坛】王雪:学习科学视域下的多媒体画面设计与应用研究

   b_600_500_16777215_10_images_2022_202206091122.png

   b_600_500_16777215_10_images_2022_202206092222.jpg

    为深入推进落实“迎盛会、铸忠诚、强担当、创业绩”主题学习宣传教育实践活动,6月9日晚上19:00,天津大学beat365正版网站唯一官网举办新一期明德教育论坛,邀请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北得克萨斯州大学访问学者王雪作了题为“学习科学视域下的多媒体画面设计与应用研究”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天津大学beat365正版网站唯一官网刘东海副院长主持。 

     学术报告重点从三个方面展开。第一部分是介绍多媒体画面语言学的研究概况。多媒体画面语言学理论是诞生和成长于中国本土的一门创新理论,其目的是使数字教育资源的设计、开发和应用有章可循。王雪老师首先介绍了“多媒体画面”和“多媒体画面语言”的基本概念,指出多媒体画面语言是通过图、文、声、像等媒体及其组合和交互功能来促进学习者的认知和思维的发展。接下来她介绍了多媒体画面语言学的研究框架是一个在符号学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三角结构框架,其中符号是各类媒体,信息内容是教学内容,具体情境是信息化教学环境。最后她提出了目前形成的研究范式与方法:一是定性与定量结合,二是认知行为实验与眼动、脑电结合,三是实验室与教学实验结合,四是个别化与大数据结合。 

    第二部分王雪老师分享了具体的多媒体画面设计与应用的研究案例。这些研究案例分别是从促进学习者认知的因素,改善学习者情绪的因素以及学习者自身可使用的策略因素三个视角进行探索研究,均是借助了当前较为前沿的多模态数据采集与分析技术。前三个研究案例分别介绍了设计教学视频线索研究,教学视频中视听觉情绪设计研究以及反馈的情绪设计对学习者视频学习的影响,其目的是探究如何引导学习者合理分配认知加工资源。第四个案例进一步关注了拍摄视角的问题,重点研究第一人称视角和第三人称视角进行拍摄对学习者视频学习的影响。最后的两个案例关注的则是怎样有效地运用一些学习策略提升对教育资源学习的效果和体验,如将生成学习策略引入到VR学习环境中。在以上的案例分享中,王雪老师均详细介绍了研究的背景、意义以及完整的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 

    第三部分是对当前学习科学视域下多媒体画面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以及对未来的展望。王雪老师谈到,当前研究大多基于多模态数据融合的学习分析技术探究画面设计与应用对学习者的情绪状态、认知过程、学习体验与效果的综合影响,发现各种类型的多媒体画面的有效设计与应用的策略。而在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研究发展方向也会与时俱进地动态调整,方向之一是通过大数据和实验等方法进一步发现在线学习情境下学习者的认知、情感、行为与数字教育资源画面间的关系规律,从而智能化、个性化为学习者搭建和匹配相应的学习资源。另一个方向就是探索各种新型的学习资源(VR,AR,元宇宙等)画面的设计规则与规律。最后,她谈到研究最终的总体目标是要促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和共享。  

    报告结束后,教育技术系系主任董伟老师对报告进行了总结。他谈到,王老师所带来的多媒体画面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展现了很强的学术性和实用性。王老师在研究中的实验设计和实施一方面为我们体现出了教育研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另一方面也为我们将来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启发。最后,王雪老师同与会师生进行了交流互动,对师生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细致地解答。

 

图文:董伟,李永洁

审校:刘东海,冯天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