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工作坊】数字原住民的机遇与挑战

  b_600_500_16777215_10_images_2022_20220729-1.jpg

    2022年7月13日,天津大学beat365正版网站唯一官网举办“数字原住民的机遇与挑战——数字化时代学生学习的跨界对话”工作坊,围绕智能手机使用、数字鸿沟、VR环境、在线学习、数字媒介对脑机制的塑造等几个主题进行学术分享与探讨。beat365正版网站唯一官网院长闫广芬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工作坊主题报告与圆桌讨论环节由beat365正版网站唯一官网副教授张晓蕾主持。出席工作坊的还有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刘勤学、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郭菲、天津大学beat365正版网站唯一官网副教授董伟、天津大学beat365正版网站唯一官网副教授何一清。
    闫广芬院长在致辞中回顾了天津大学beat365正版网站唯一官网自2006年以来的发展历程,包括首次建立职业教育学科,获批职业教育学博士点,2013年开始招收教育学专业本科生,2018年获批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2019年获批首批双万计划,本科专业在软科排名中排到A类,发展迅速。闫院长指出,教育学科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科学化,跟脑科学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学院自2018年以来积极布局发展学习科学与教育技术相关学科,工作坊关于“数字化时代”、“跨界对话”等议题也切中了当下关注热点,未来知识的发展走向多学科交叉和融合,期待本次工作坊来自不同学科青年教师的跨界交流与碰撞。
    工作坊主题报告和圆桌讨论环节由天津大学beat365正版网站唯一官网副教授张晓蕾主持。
    b_600_500_16777215_10_images_2022_20220729-2.jpg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刘勤学以智能手机使用对青少年认知能力的影响为主题,从数字原住民的研究背景切入,介绍了研究团队多年来在青少年智能手机使用方面积累的研究基础。刘老师通过重点介绍智能手机使用与成瘾对执行控制影响的三项研究,对研究方法与研究结果进行了详细解读,提出智能手机成瘾对执行控制功能的影响有利有弊,并且受到心智游移(内源性因素)和认知负荷(任务因素)的调节作用。基于既有研究,刘老师提出未来研究应继续关注的问题,比如如何评估不同群体的影响后效、影响能否逆转、是否具有累积效应、不同使用目的的差异、生理基础的适应等。她进一步指出可以从成长环境、基本素养、教育侧重、技能方向以及行业趋势等方面来讨论儿童青少年教育遇到的挑战。

b_600_500_16777215_10_images_2022_20220729-3.jpg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郭菲基于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数据,探讨Z世代大学生的数字鸿沟与在线教育公平问题。郭老师从在线教育的接入沟(疫情前的“网课”经历、上课量)、使用沟(在线学习投入差异、教学满意度差异)、结果沟(学习收获差异)三个层面比较不同家庭背景学生的差异,并检验学生在校学习投入、对在线教学的感知以及疫情前教学经历对家庭差异的中介效应。基于研究结果,郭老师认为在线学习的“数字沟”在弥合,但存在较明显的“过程沟”和“结果沟”,学生的学习投入(自制力)和教师的教学投入(更多的关注)对保证在校教育质量同等重要。她最后指出,Z世代大学生虽然是网络原住民,但在利用网络促进学习的能力上仍然存在差异,需在“素养”和“投入”上给予弱势群体更多的支持。

b_600_500_16777215_10_images_2022_20220729-4.jpg
    天津大学beat365正版网站唯一官网副教授董伟围绕“VR环境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影响”主题,介绍了虚拟现实VR的内涵与类型,回顾了VR对学习影响的研究基础,以及VR对学习影响的多模态测量方法,比如皮肤电、脑电、眼动追踪、多导生理记录仪、心率变异等。董老师详细介绍了生理数据和主观数据的混合搭配使用的VR研究的实验设计。通过同时采集生理数据和问卷数据,对实验结果进行初步分析,表明使用VR技术能显著提升学习者的放松度,对其专注度、情绪状态和保持成绩没有显著促进作用,但能够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迁移。最后,董伟老师还指出VR实验研究的未来主要方向,比如认知结果实验、增值实验、媒介比较实验,还探讨了VR研究所面临的若干挑战。

b_600_500_16777215_10_images_2022_20220729-5.jpg
    天津大学beat365正版网站唯一官网副教授张晓蕾探讨的主题是如何改进在线学习效果,围绕技术支持环境中的教学(TETL)效果如何、学习过程如何影响学习效果、学⽣认知和⾮认知参与如何影响学习效果等问题进行分享。研究表明TETL 学习环境中:浅层学习优于深层学习;学生与媒介交互的体验不错但⼈际交互较差。技术交互学习环境并没有⾃然⽽然的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能⼒;TETL⽀持学习环境没有⾃然⽽然的形成以同伴交互为基础的学习共同体。基于此,张老师提出了改进TETL中学习情绪体验、促进学生同伴交互体验与合作学习氛围、提升“两类三交互”质量、培育自主学习认知和元认知策略等启示建议。

b_600_500_16777215_10_images_2022_20220729-6.jpg
    天津大学beat365正版网站唯一官网副教授何一清介绍了中脑皮质边缘通路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回顾了数字媒介成瘾对多巴胺奖赏回路影响的相关研究,从行为依赖出发探讨了与奖赏回路功能相关的多种心理与行为现象。何老师结合正向激励理论和激励敏感化理论解释了网络成瘾的常见表征,基于奖励预测误差假说解读行为成瘾的强化学习机制,重点强调了多巴胺驱动动机产生的重要意义以及多巴胺神经元通过消除预测误差进行动态调节完成回路训练。在此基础上,何老师探讨了奖赏回路在价值系统、延迟奖赏、习惯养成等研究议题中的意义,如何从遗传视角对多巴胺奖赏回路功能所开展研究。最后,何一清老师基于数字媒介成瘾提出了如何提升投入体验的设计启示,并将其迁移至学习中帮助教师和学生设计具有更高奖励感的学习过程。

b_600_500_16777215_10_images_2022_20220729-7.jpg
    在最后的圆桌讨论环节,与会青年学者围绕E时代的数字原住民未来可能具备哪些竞争优势,面临哪些问题、挑战和难题,通过哪些路径以及如何促进数字原住民的成长与学习,数字原住民未来需要具备哪些素养,如何推进更有质量、更公平的教育等问题进行了轻松热烈的讨论。学者们结合理论与实践从多学科、多视角展开对话。与会嘉宾与观众对本次工作坊都给予了积极反馈,认为工作坊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并且为后续合作研究提供了平台。

b_600_500_16777215_10_images_2022_20220729-8.jpg

通讯员:张晓蕾 董伟 何一清